当前位置:首页>>学习园地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

上传时间:2024  阅读次数:0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对于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2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同志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回顾和总结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贡献,对于深刻把握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适用性,只有同各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近代中国有特殊的国情,以往经典著作和革命实践中,并没有针对如何在一个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农业大国进行革命这一问题的答案和模板。面对这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难题,在经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最先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和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以指导具体实践。毛泽东早在大革命时期就亲自走访民间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并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他不断深化对此命题的研究和阐释,于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他通过党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历史来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他具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和具体任务,并通过延安整风,将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整顿党的作风》中,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象地解释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党的七大正式使用“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表述,强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还注重以民族的形式阐释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中国历史典故、古典成语等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相互阐释,使马克思主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人心,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他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等,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形成了一个独创性的、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他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即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团结全民族最大多数人共同奋斗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策略,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快速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性地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社会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由此制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导方针。毛泽东领导建立的植根中华大地、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民愿望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创造性地擘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追求的宏伟目标,也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概念,1957年3月,他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又加上了“国防现代化”。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共中央郑重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在不断总结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过程中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擘画了发展蓝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深刻反思苏联工业化发展模式,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构想,比如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和以重工业为中心、同时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比如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以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且尽可能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的”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并且指出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创造性地提出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工程。毛泽东将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明确提出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推进,并且成功领导实施了这一伟大工程,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旧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所处的独特的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使得党内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出身的党员的比例占大多数。为此,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不断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他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实现长期执政、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关键问题,在“窑洞对”中给出了“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答案。在成为全国性执政党前夕,他提出“两个务必”、“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等重要观点。他明确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并将其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工作路线。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毛泽东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缔造了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走到今天之所以能深刻地改变中华民族的历史境遇和当今世界的国际格局,毛泽东厥功至伟。今日念其恩,忆其功,思其语,心中更加充满了怀念与敬仰。沿着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向,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时代新征程,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摘自《中国教育报》


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   冀ICP备18011017 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联系电话:0311-80787777  0311-80788888(传真)